台灣人的一窩蜂熱潮
這一兩年單車熱潮似乎就像瘟疫般蔓延開來,
平面媒體甚至政府都大力鼓吹節能減碳之際,
甚少人會去了解事情的真相與本質,
大伙兒車子一部兩部以上的買,少說幾千動輒數十萬之譜都有。
車商也數鈔票笑得合不攏嘴,還可以順便擺高姿態漲價屯貨不交車,
反正不是民生必需品嘛……
真的是為了運動、節能減碳嗎?
姑且由油價論起,當油價仍像以前一公升10幾20幾塊台幣的時代,
有人會想騎車上班嗎?夏日的高溫誰不想在車室冷氣內清爽一番?
再者是運動,就我所知大部分人只是三分鐘熱度,
看到別人有車,我也要有,
甚至花了大把銀子用高檔零件組車後放家裡生灰塵也大有人在,
車,說穿了只是炫耀財力的工具,別人有,我也不能落人後。
彷彿不做這件事就是落伍,就是跟不上潮流似的,
抑或是心裡那份自卑感在作祟?我沒有就會被看不起?
(這樣說起來國考好像也有這種趨勢?)
夠了吧,真的夠了!
在我們每天被這些商人洗腦的同時,有沒有想過我真的喜歡嗎?
當台北街頭充斥著滿滿真假LV的同時,
我還真的看不出這個國家的人民,到底自我品味與風格是如此相似,
還是只是不肯服輸加上商業制約雙重影響下所產生的芸芸眾生而已?
而每當某種風潮變成全民運動時,其實這卻是正走往衰敗的必經之路;
嘗鮮引起熱潮、小至大量模仿、相繼開業、全數收攤標準四部曲,
連帶使劣幣逐良幣,誘使相關產業引發全面性的毀滅。
台灣的許多本土產業不能做久的原因,
即是台灣商人的打帶跑心態,反正我只趁著這個勢頭好好賺一票,
商人本身不能擇善固執,偏偏台灣消費者也很健忘,
不會去思量何謂永續經營,更遑論企業的存在價值是否更具意義。
圖小利,好捷徑,無創意,
也難怪以前壯大台灣的中小企業永遠都還是中小企業。
蛋塔、滑板車、名犬,下一個會是什麼呢?拭目以待吧!
……劉總裁評析於97090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