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民法金字塔解題模式之給分指令設定示範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438160726-601424653_m   

民法申論題金字塔型解題模式之示範

       真正的考生,觀看補習班之擬答

       不是在於比對自己的答案對不對

       而是在檢視面對題目時,是否冷

       靜觀察思考及基礎法學概念紮不

       紮實。因為夠紮實之考生,一眼

       即可看出擬答內諸多的謬誤。

 

【經典試題】

 何謂「單純之沉默」?何謂「默示之意思表示」?

 試從民法規定說明之。

 

【科學精準審題公式之運用】

 本公式運作之第一件事就是『答題指標』之內容

 解析與答題方向、範圍的確定。本題『試從民法

 規定說明之』,意謂著對題文所示之兩組法學概

 念,其意義必需以民法相關之規定為立論的基礎

 並藉此分析出兩組法學概念的意義。如此方屬於

 『切中題旨』,直接給閱卷老師出題者所要的…

 那一杯酒。

考點測驗考生『審題功力』與『法條貫通程度

 

【金字塔型解題模式→設定給分指令】

 內文計25行,約佔答案紙1頁2行之篇幅

『單純之沉默』本質屬『事實行為』。『默示之

 意思表示』則屬『法律事實』。兩者性質迥異,

 不可不辨!準此,依民法(以下稱本法)之規範,

 其概念可分別闡析如下:

 【邏輯式引言法---先點破兩者屬性上之不同,

   藉此展開主題論證內容】

(一)、單純之沉默概念:【依題旨而為命題】

   1.按無代理權人以代理人之名義,所為之法

     律行為,其相對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本

     人確答是否承認,如本人逾期未為確答者

     視為拒絕承認。此觀本法第170條第2項

     定自明。此外本法第80條,第302條第1項

     等規定均同此理。【立論法條】

   2.依本法第170條第2項法文規範意涵可知,

     受催告之本人,在相對人所限定確答承認

     與否之期間內,因未為任何客觀表示行為

     此時相對人對於本人單純之沉默,無從得

     知其主觀有無承認之法效意思。基此本法

     特別將該沉默擬制為『拒絕之表示』,使

     該無權代理之法律行為終局不生效力。

     【考點概念闡析---從法文推衍出意義】

   綜上所述,單純之沉默乃指當事人既未明示

   其意思,亦無法藉由其他事實,推知其法效

   意思之事實行為。【結語】

(二)、默示之意思表示概念:

   1.當事人互相意思表示一致者,無論其為明

     示或默示,契約即為成立。本法第153條

     第1項,著有明文。【立論法條】

   2.默示之意思表示與明示,均須以『法效意

     思』及『表示行為』為其組成要素,屬於

     意思表示之方式。因此本法第153條第1

     明定表意人之表示行為,雖非直接令相

     人知其法效意思,但若能讓相對人間接

     知其法效意思者,與明示同其效果,在

     互間意思表示一致時,契約即為成立。

     【考點概念闡析---從法文推衍出意義】

  準此,默示之意思表示即相對人由表意人之

  表示行為,間接推知其主觀法效意思之法律

  事實。【結語】

 

  本內容援自【民法四象限上榜技術課程】

 

    國考鬼才明師陳一夫親筆0956332289

 

★附錄

本題屬於『申論題型』依理而言,因不似實例

題般,撲朔迷離,不易知其考點與鋪陳答案,

本毋需多做說明。惟!本題因出題者特別對作

答方式設下『答題限制』,此一限制,相當容

令解題者犯下『文不對題』之致命錯誤,影

分數多寡甚鉅。進而形成眾考生本科『總分

高低差距』之決定關鍵!

國考技術上榜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法實例題金字塔型解題模式之示範

 

【經典試題】

甲與乙就甲所有之A車,訂立價金一百萬之買賣

契約並約定於十一月一日雙方交車,付款。在

訂約後五日內,A車被丙看中,丙向甲表示願以

150萬向其購買,甲甚悅兩人在三日後便交車付

款,但未辦理過戶登記。事後乙知此事甚感不平

遂向丙主張,自己乃先於丙與甲成立買賣契約,

況該車尚未辦理過戶登記,故應優先受讓A車所

有權,丙不肯,乙一時怒火升起,將A車開走。

試問:

(一)、乙對丙之主張應優先受讓A車所有權,

        有無理由?

(二)、丙得對乙主張何種權利(乙丙間法律

        關係為何)?

 

【金字塔型解題模式→設定給分指令】

(一)、乙對丙所主張應優先受讓A車所有權,

        其有無理由,首應檢討者為乙對甲之

        權利是否優於丙對甲之權利:

         【鑑定式破題法之範例一】

        乙之主張有無理由,端視其是否有優

        先於丙受讓A車所有權之權利存在:

         【鑑定式破題法之範例二】

        乙與丙對甲均同有對同一買賣標的物

        (A車)所有權因買賣契約所生債權

        之移轉所有權請求權,就該權利間,

        是否具有「權利優先性」,實值探究:

         【鑑定式破題法之範例三】

    1.按當事人間就標的物及其價金互相同意

      時,買賣契約即為成立。民法(以下稱

      本法)第345條第2項,著有明文。

    2.買賣契約當事人依本法第345條第2項,

      於意思表示合致時,買賣契約即為成立

      生效,並因此而互為債權人與債務人,

      享有因買賣所生之債權,並負擔債務。

    3.債權既具相對性,僅在特定權利主體間

      產生效力,則不論債權彼此間發生先後

      均居於同等地位。數債權人對同一債務

      人就其各自債權主張,其權利行使效力

      皆為平等,無所謂優先順序。

  本小題,乙與丙對甲均因買賣之債權所生

  車所有權之移轉請求權,彼此間並無優先效

  力,故乙對丙所主張之優先性,顯無理由。

(二)、本小題,丙對乙得主張之權利,首應

        檢討者為丙是否已取得A車所所有權,

        並以此為據,而可主張下列數請求權:

        【以鑑定式破題法為本項標題】

    1.按動產物權之讓與,非將動產交付,不

      生效力。本法第76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詳。

      (1).甲、丙間因買賣契約,就A車所有

          權有讓與合意(類推適用第153條

          第1項),並依本法第761條第1項

          前段為A車交付,丙因而取得A車

          所有權。

      (2).丙取得A車所有權其與A車是否有

          辦理汽車過登記無涉。蓋汽車過戶

          登記為行政法規範領域,除非法律

          有其規範,使之影響私法領域之效

          力,否則依私自治原則,實無效力

          影響關係。

      (3).承上述,丙因甲移轉A車所有權之

          物權行為,而為A車所有權人。

   2.丙得對乙主張本法第767條之所有物返

     請求權,依本法第767條規定,丙是A車所

     有權人,今乙侵奪A車,丙自得對其為所

     有物返還之請求。

   3.丙亦得對乙依本法第179條規定,主張

     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乙無任何法律上

     因,獲有對A車之「占有」利益,並致丙

     之占有利益受損,故丙得對乙主張不當

     得利,請求乙返還A車占有。

   4.依本法第184條規定,丙得就其損害向

     請求因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

     (1).占有並非獲利,僅為事實、利益,

         惟本法既設有占有專章保護規定,

         故侵害他人之占有者,屬於本法第

         184條第2項之所指。

     (2).乙依其行為已侵害丙之A車所有權

         及占有。故依本法第184條規定應

         負損害賠償責任。

   5.綜上所述,丙對甲得主張之權利,計有

     所有物返還請求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

     權,及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等。

結論:丙對乙所成立之數項請求權,因其彼此

      性質,及其丙對乙所請求之給付目的觀

      之,應屬請求權競合。丙得任擇其一權

      利對乙主張,倘達其目的其他請求權亦

      隨之消滅。

 

 本內容援自【民法四象限上榜技術課程】

 

        國考鬼才明師陳一夫0956332289

國考技術上榜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法債編金字塔型解題模式之示範

 

【經典試題】

 甲中年喪偶,有乙、丙、丁等3子女,4年前將

 其有之A地,分別贈與乙、丙所有權應有部分

 各2分之1,並辦理過戶登記。今年初,甲同意

 再贈B地給乙、丙,約定於8月1日辦理應有

 分各2分之1之過戶登記。甲於7月1日資助丁醫

 療費用20萬元,乙向乙、丙討回A地。

 試問:與人何時得撤銷其附負擔之贈與?丙

 得知後,帶著黑衣人到丁家裡興師問罪砸東西

 甲聞訊後趕到,乙、丙更當場辱罵甲「短命鬼

 怎麼不去死了算了」。甲憤而向警方報案,控

 告乙、丙公然侮辱,不願辦理B地過戶登記,

 並擬撤銷A地贈與。試問:

 (一)、贈與人何時得撤銷其贈與?

 (二)、附負擔之贈與的效力如何?

 

【金字塔型解題模式→設定給分指令】

本題,關於贈與人何時得撤銷其贈與及附負擔

贈與效力為何等問題,主要乃涉及民法(以

下稱本法)第408條、第416條與第412條之規定

其可分別為如下闡析:【鑑定式破題法】

(一)、贈與人得撤銷贈與之情形:

      依本法第408條與第416條規範意旨以觀,

      贈與人得行使撤銷權之情形計有:

   1、贈與物權利移轉前之任意撤銷:

     (1)、按贈與物之權利未移轉前,贈與人

          得撤銷其贈與。其一部已移轉者,

          得就未移轉之部分撤銷之。本法第

          408條第1項著有明文。

     (2)、贈與契約之性質,即屬無償之單務

          契約,是以在贈與物(含動產及不

          動產)之權利未移轉前,除已經公

          證或為履行道德上義務而為贈與者

          之情形以外(本法第408條第2項),

          自准予贈與任意撤銷該贈與,以

          為衡平。

   2、背義之法定撤銷贈與情事:

     (1)、因對於贈與人、其配偶、直系血親、

          三親等內旁系血親或二親等內姻親,

          有意侵害之行為,依刑法有處罰之

          明文者。或對於贈與人有扶養義務

          而不履行者。贈與人對於受贈人得

          撤銷其贈與。此觀本法第416條第

          1項規定自明。

     (2)、依本法第416條第1項法文內容以觀,

          受贈人對贈與人或其特定親屬、姻

          親有所謂不法之刑事故意犯罪行為

          或未履行法定義務者,贈與人縱在

          贈與物之權利移轉後,亦得撤銷該

          贈與,並依關於不當得利之規定,

          請求返還贈與物(本法第419條第2項)。

    綜上所述,本題甲對於B地得依本法第408

    條第1項規定,對乙、丙為撤贈與之意

    思表示。至於A地,得依第416條第1項第

    1款為贈與之撤銷表示並請求返還該

    權。於此,一併敘明

(二)、附負擔贈與之效力:

   1、贈與附有負擔者,如贈與人已為給付而

      受贈人不履行其負擔時,贈與人得請求

      受贈人履行其負擔,或撤銷贈與。本法

      第412條第1項。

   2、依本法第412條第1項規範意旨可知,在

      附負擔之贈與,贈與人除依本法第408

      第1項,第416條第1項之規定,得撤

      其贈與外,另在受贈人不履行其負擔時

      亦得撤銷贈與。

 

    國考鬼才明師陳一夫親筆0956332289

國考技術上榜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法物權編金字塔型解題模式之示範            

            

【經典試題】

 甲向乙貸款1800萬元由丙提供A地設定最高

 限額1960萬之抵押權,另由丙、丁及戊與乙

 訂定保證契約,對甲之債務均負連帶保證之

 責。後來甲無力清償,擬拍賣A地,丙乃以

 連帶保證人身分,清償甲積欠之本息及違約

 金共1500萬元。試問:丙得向甲、丁及戊如

 何求償?丙得向甲、丁及戊如何求償?

 

【金字塔型解題模式→設定給分指令】

(一)、丙對甲求償權之基礎:

   1、按保證人向債權人為清償後,於其清償之

       限度內,承受債權對於主債務人之債權,

       但不得有害於債權人之利益。民法(以下

       稱本法)第749條著有明文。

      【立論法條→請求權基礎】

   2、本題,丙為擔保甲之債務,而與丁、戊與

      乙訂定保證契約,對甲之債務均負連帶保

      證之責任。屆期甲未為債務之清償時,丙

      以連帶保證人身分對乙為本息以及違約金

      1500萬元之清償,準此,丙自得依本法第

      749條規定,於不害及債權人乙之利益內,

      承受乙對甲之債權,對甲為1500萬元之求

      償。

   3、另丙依題旨,亦為提供不動產為乙對甲之

      債權設定最高限額抵押權之第三人,即為

      學理上所稱之『物上保證人』,物上保證

      人於債權屆滿時,代債務人為清償者,於

      其清償限度內,承受債權人對於債務人之

      債權(本法第881條之17準用第879條第1項)

      因此,丙亦得依本法第879條第1項規定,

      對甲行使求償權。於此,一倂敘明。

      【對於非本題主要考點之相關情形以附帶

        說明方式為概略說明,以增加其答案內

        容之廣度】

(二)、丙對丁、戊求償之法律關係:

   1、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因清償、代物清償、

      提存、抵銷或混同,致他債務人同免責任

      者得向他債務人請求償還各自分擔之部分,

      並自免責時起之利益(第1項)。前項情形,

      求償權人於求償範圍內,承受債權人之權

      利。但不得有害於債權人之利益。本法第

      281條。【立論法條→請求權基礎】

   2、丙與丁、戊既與乙就其對甲之債權,訂立

      保證契約並約定均負連帶保證人責任,依

      本法第280條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

      約另有約定外,應平均分攤義務。依題旨,

      丙、丁戊既為連帶保證人,性質上自屬連

      帶債務人,因此,連帶債務人丙為債務人

      所清償之1500萬元,至他債務人丁、戊

      免責任自得於求償範圍內,承受乙之權利,

      對丁、戊各為500萬元之應分擔部分的求

      償請求。

結論:本題,丙得以連帶保證人身分,對甲為

      1500萬元之代位求償或各自對丁、戊為

      500萬元之代位求償。

 

 本內容援自【民法物權編四象限上榜技術課程】

 

        國考鬼才明師陳一夫親筆0956332289

國考技術上榜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法金字塔型解題模式之講解與示範影片

前言:一般法科之國家考試考題類型不外為

      申論題與實例題。而實例題於今日已

      儼成為其主流。是以,如何將其平日

      所學習之法條概念或法理學說作個靈

      活運用、隨著考題題目所呈現之考點

      的需要,而為適度、正確的使用。藉

      此以吸取足夠分數,遂成一個相當重

      要之功課。另尚須注意者,即不論是

      申論題或實例題答案鋪成,皆不得欠

      缺『考點概念闡析』。蓋此為論述與

      說明之所在即…如何妥適解決問題之

      說明理由。缺乏者,即成了只有結論

      而未附具理由,此乃高分之大忌應謹

      慎以對。

 

 民法金字塔型解題模式之講解與示範影片01

 

 

 民法金字塔型解題模式之講解與示範影片02

 

國考技術上榜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