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實例題【設定給分指令】

 之理論根源與實證(一)

主要內容乃整理、參閱王澤鑑著

「民法實例演習基礎理論」乙書

 

.掌握案例事實之重點

(一)實例題之解題,乃在將抽象之法律

      規範,適用於具體案例,以確定當

      事人間之法律關係(權利義務關係)

      故解題之首要,應「徹底了解案情,

      把握事實」。是以,解析實例題應

      是理性,合邏輯,體系,絕非盲目

      猜臆,胡亂堆積。

 

(二)理性,合邏輯的評析案例事實,需有

      「紮實的法學基礎根基」為其分析,

      解讀之憑藉,否則難以竟功。

 

(三)解案情,把握事實之方法(技巧)

    1.當事人,時間,地點

     (1) 關於當事人,最須注意者,乃為

         「年齡」與「身分關係」。

 

                  例題

       1.甲尚未成年,擅將所有屋子賣於

         乙,經即收清價款交付房屋…

       2.甲女尚未成年,其父乙男代為與

         丙男訂婚,甲女不願,另與丁男

         結婚,乙遂撤銷甲丁之結婚。

       3.甲係乙在外所私生之子,其經乙

         與妻丙共同收養,乙死亡,甲可

         否繼承乙之財產。

 

     (2)地點:在案例事實中,提到地點者,

              多屬「清償地」,而此多涉

              及到「給付不能」及「危險

              負擔」。

                     例題

            甲售與乙貨物一批,託丙運交

            已收受,迨貨物送至乙處,乙

            已他遷,丙復將貨物繼續運往

            乙之新處所,途中與丁車相撞,

            致貨物滅失,當事人間法律

            係為何?

 

     (3)時間:實例題上之時間,主要涉及

              請求權消滅時效,除斥期間,

              時效取得,債務不履行問題

                     例題

              甲與乙成立鋼琴買賣契約,

              後甲發現,該鋼琴在訂前,

              即已滅失。

 

    2.行為,狀態之掌握

     (1)行為,依民法之學理,就其行為有分

        為「法律行為」與「事實行為」。故

        分析實例時,應注意題目中有幾個法

        律行為,幾個事實行為。

     (2)法律行為係以「意思表示」為其要素,

        是以可藉由意思表示之互動情形,掌

        握法律行為之數量。

     (3)法律行為掌握後,即應為其「定性」,

        確定屬「債權」「物權」「親屬」,

        「繼承」行為,以形成相關法律關係。

     (4)「狀態」乃指非因行為所致之情形,

         如「死亡」,「出生」。

 

                    例題

         甲擅以自己名義,將乙寄託之A車,

         賣於不知之丙,並隨即 交付A車與價

         金,後丙又以A車出質於戊,以為借

         款五十萬之擔保,後A車因戊保管不

         周被己偷走,己又將之賣於庚並交

         之,當事人之法律關係為何?

 

    3.物(標的物)

      物可分動產與不動產兩大類,而把握案

      例事實中「物」並分析其屬性,有助於

      「物權變動」,「債務不履行」,「瑕

      疵擔保」等問題。

 

                  例題

      甲向乙購買一台TV,待回家使用後,發

      現其影像有問題,試問甲可向乙主張何

      種權利?

 

 

二、圖示之利用

 (一)簡明之圖示,是掌握案例事實之最佳

       方法,其主要優點在於能夠清楚顯示

       當事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有助思考,

       不致發生重大遺漏,尤其在當事人超

       過三人以上者,更具實效。

 (二)繪圖要領,則以前述對當事人,時間,

       地點,行為,狀態標的物之掌握,就

       其「要點」及可能涉及之「問題點」

       利用「箭頭」,「直線」等標註出來

 

   <舉例>甲與乙約定,偽裝貸予乙若干錢,

           將所有A出賣於乙,以圖隱匿

           財產,在貸款交付前,乙以之贈

           與丙(善意)又賣知情丁,甲乙,

           乙丙,乙丁契約效力。

 

特別注意事項:(千萬不要犯此錯誤)

  ◎案例事實之閃躲與補充(離題)

    1.實例題之案例事實,是解題者所要處理

      之全部事實,解題者應「面對事實」,

      不可閃躲或變更事實。

    2.解題找之所以要閃躲或變更事實,主要

      在逃避自己沒有把握之題目,而選擇一

      個自己曾經背過或費心準備過的題目,

      殊不知縱其內容精闢,仍屬「文不對題」

 

    <舉例>甲向乙購買A車,乙明知A車剎車

            有問題,仍以之交付與甲,甲因

            此而發生車禍(一)此種給付為

            何種給付(二)甲向乙可主張權

            利為何?

 

  ◎事實合理推論與假設非文不對題

    1.即案例事實出題者有所未交待明白者,

      解題者可為「事實合乎法理之推論或

      假設」。

    2.<舉例>

     (1甲擅將乙所寄託之A車,賣予

          第三人丙。

     (2甲乙二人共有A土地,一日

     (3乙占有甲之A………

     (4甲於三月一日與乙訂立A買賣

          契約,約定 三月五日 交付,

          甲於三月四日發現該畫焚毀,

          不能給付。

 

總論:過第一象限之學習內容,吾人可知,

  面對實例題首應掌握案例事實中之當事人、

  時間等「組成要素」,並利用「圖示」加以

  確實握,做初步之「釐定要旨」工作,並應

  避免閃躲或無謂補充案例事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國考技術上榜團隊 的頭像
    國考技術上榜團隊

    陳一夫 國家考試技術上榜團隊

    國考技術上榜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